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政策解讀
關于《吳忠市利通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 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4年)》的政策解讀-文字解讀
解讀方式 | 圖文方式 | 生成日期 | 2023-03-24 |
---|---|---|---|
來源 | 利通區發展和改革局 | 解讀單位 | 利通區發展和改革局 |
《吳忠市利通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4年)》經利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計劃背景
為了進一步改善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鼓勵、支持、引導非公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吳忠市2022年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內容,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引導企業聚焦重點特色產業,推動理念、技術、組織、管理和模式創新,走專業化、智能化、數字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提質增效。
2.遵循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破除各類體制機制障礙,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保障不同市場主體平等獲取生產要素的權利和地位。
3.融合融通發展。堅持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合融通、協同發展,構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共享資源、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水平,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4.優化服務環境。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提升服務能力,完善服務體系,推動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相互補充、協同發力,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主要目標
到2024年,非公經濟發展增速保持在8%以上,非公經濟占GDP60%以上、稅收貢獻65%以上。
四、主要內容
(一)惠企政策落實行動
1.完善政策體系。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吳忠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著力構建惠企政策落實體系。
2.推動精準落實。開展涉企政策清理專項行動,及時清理影響非公經濟發展的制度障礙。
3.加強宣傳解讀。大力開展惠企政策進園區、進企業、進協會、進商戶“四進”活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全媒體宣傳矩陣。
(二)市場主體培育行動
4.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優選一批誠實守信、實力較強的非公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非公企業集團。
5.支持骨干企業做優做精。培育一批細分行業、細分市場、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大力培育“雛鷹”“瞪羚”企業。
6.鼓勵小微企業做新做特。鼓勵小微企業著力發展旅游休閑、文化娛樂、健康養老、時尚餐飲等朝陽產業。
(三)轉型升級賦能行動
7.大力推廣數字化應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實現數字賦能與實體經濟雙效融合。
8.全面推動智能化改造。大力實施非公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行動計劃,引導和支持非公企業應用先進智能裝備和系統,提升非公企業智能化水平。
9.積極創建科技型企業。大力實施科技型非公企業倍增行動計劃,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形成“遴選一批、入庫一批、培育一批、認定一批”的工作機制。
10.大力實施品牌化戰略。深入開展品牌培育工程,引導非公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非公企業爭創知名品牌,加大綠色產品認證力度。大力扶持老字號品牌建設,擴大品牌知名度。
11.主動融入區域化發展。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等重大戰略機遇,鼓勵大型非公企業率先“走出去”、中小非公企業“抱團走出去”。
(四)服務效能提升行動
12.發展社會服務組織。大力培育代辦、咨詢、評估、會計、律師、招投標代理等專業化服務機構。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支持非公企業成立行業協會。
13.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聯系非公企業和行業商協會制度。
14.完善融資服務體系。堅持“政策性導向、市場化運作”原則,用好用活各類發展資金。
(五)權益保障護航行動
15.健全維權服務工作網絡。建立覆蓋全區的維權工作網絡,推行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
16.完善維權投訴服務機制。設立維權工作站,提供投訴處理服務,建立健全企業維權提交受理、限期辦理、三級終結和跟蹤督辦等制度。
17.建立防止拖欠賬款機制。貫徹落實《自治區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方案》,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小企業知法守法用法,依法處理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問題。
(六)人才培優強企行動
18.大力引進高端人才。搭建招才引智平臺,招引延攬一批知名高校優秀人才到企業發展。全面落實吳忠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等政策,引進一批知名人力資本企業和獵頭公司。
19.全力培養技能人才。實施技能人才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實訓基地、共建重點專業,開展訂單定崗定向培養,為非公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20.著力提升企業家素質。深入實施非公企業家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支持企業申報自治區、吳忠市人才項目,抓好重點非公企業領軍人才培養,常態化開展非公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
(七)營商環境優化行動
21.優化法治環境。加強法治建設,保障非公企業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
22.優化政務環境。進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
23.優化市場環境。加大市場準入改革力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認真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堅決破除制約非公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
24.優化誠信環境。廣泛開展非公企業誠信教育活動,大力傳播誠信理念,弘揚誠信文化。進一步完善非公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八)黨建引領鑄魂行動
25.提升“兩個覆蓋”質量。持續推進“五強五促”行動,建立健全“小個?!秉h建工作領導機制,堅持應建盡建,推動職工100人以上的非公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
26.加強骨干隊伍建設。突出政治素質,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加大從符合條件的黨員出資人(負責人)中選配黨組織書記力度。認真落實黨組織書記工作津貼制度。
27.強化黨群活動陣地建設。支持在非公企業相對集中的地方統籌建設黨群服務中心,發揮好已建成黨群服務中心的政治、服務、孵化、輻射功能。
28.促進黨組織作用發揮。認真落實《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的意見》,持續深化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定,不斷提高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水平。
五、保障措施
29.強化政治保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非公經濟發展全過程。
30.強化組織領導。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設立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局),落實非公市場主體維權服務工作機制,抓好政策發布解讀、企業訴求辦理等工作。
31.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及自治區各類專項資金,支持非公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開拓市場和擴大就業等。
32.強化運行監測。積極探索建立非公經濟運行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逐步建立市場監測、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整合非公經濟現有數據資源,推動建立非公經濟數據庫。
33.強化宣傳引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媒體,主動講好非公企業和企業家故事,大力宣傳優秀非公企業家的先進事跡。